将脑子里的想法写下来以后——清单、闪念笔记与发现记事簿
最近在利用闲暇时间做一件事,整理收集箱,尤其是脑子里各种层出不穷的想法留下的各种笔记,因为我发现自己写的挺勤快,但整理起来并不勤快,以至于再不好好整理一下,这些小卡片早晚变成“思想的坟场”,岂不可惜。今天文章把我踩的坑和大家念叨念叨,说不定会有启发。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
先得找到问题的症结:为什么会造成各种小卡片的积压?
其实将脑子里的想法及时记录下来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便利贴、便签纸或者小本子随处可得。当你想到什么的时候,使用纸笔最快,而且更专注,受干扰的几率也比较小。所以我非常建议,使用纸笔随时记录想法。
一般情况下,记录下来的东西有以下几种类型:
- 没有用的垃圾
- 想要做、需要做的事情
- 闪念笔记
这些内容在我们写下来后,实体化为纸上的字,这些内容也需要处理,不然就会造成混乱。在收集这个环节中,我踩过很多坑,也实践过不少方法。将纸质卡片+电子清单结合起来,是目前我找到的比较合理的收集方法。
1、没什么用处的垃圾
记下来脑子里所想是为了当下做的事创造思考的环境,但想法本身并不一定有用。这种卡片处理起来最容易,没用了就扔掉。“写下来”帮我们保持专注的目的达到了,扔了也不可惜。
2、想要做、需要做的事
这种笔记(卡片)也比较容易处理,这是GTD中的常规流程,放入相应的清单即可。
关于清单工具,我推荐使用电子工具,例如滴答清单,TODO等。清单不是日历,不是计划,不是项目,而是你所有想做,要做的“事情”,没有制定时间,甚至没有必须做,也没说怎么做。
把我们头脑中要做想做的事情写下来,这个体量会很大,所以清单系统用电子工具会很好的发挥查询容易,存储不占空间,分解容易等特点。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有时候非常容易陷入纠结,不知道该把这些纸录入到哪个清单中,然后碎纸片就随便扔到一边了,这是很典型的“完美主义拖延”。
解决方法也很简单,直接录入到清单工具的“收集箱”一栏,稍后处理。将“明确意义”这件事情和整理清单一起操作。将随时写下来的想法集中电子化,但并不进行加工处理,一个细小的变化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先写到纸上,再录入到电脑里,完成的还都是“收集”这一个功能,有必要么?直接录入到电脑或者不录入岂不是更简单。
有时候想把流程简化,但是却进入了另外一个陷阱。在工作中想到什么就拿起手机,打开电脑,速度是快,但承担的代价也很巨大,拿起手机来后发生的事情,你我心知肚明。而现在,只写便签,然后等待统一处理的代价也慢慢体现,各种小纸片积压。
把这两个环节分开,第一个环节突出写下来,而不强调怎么写,好不好整理,抓住稍纵即逝的想法,不要让想法跑掉,这其实是降低做一件事情的门槛。
而写完后再录入电子工具,则是防止纸质资料的弊端带来的系统失效。
想法赶出大脑写下来,放入收集箱的时候录入进电脑(手机)。
3、闪念笔记——脑子里的各种想法
在读书或写卡片的过程中,会写下很多闪念笔记。在日常的工作中,也会有很多灵感想法可以记录下来。因为灵感稍纵即逝,所以记录速度快,笔记内容并不会很完整,需要稍后整理,这也就是《卡片笔记写作法》里提到的闪念笔记需要整理成永久笔记。
实践过程中的“坑”来了。整理笔记是需要时间的,同时也需要深度思考。一想到有难度,花时间,就会自然往后拖,拖得多了,闪念笔记就堆积很多。依然是完美主义拖延。
如果闪念笔记写得比较详细,可能直接就当作知识卡片收起来了。这样虽然不乱,但是过一段日子就会发现自己当时的不知所云。卡片内容未经整理,思路不会很清楚,过一段时间就看不明白了,我自己的本子里就有很多这样的卡片,看上去像知识卡片,但实际上还是个半成品。
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一下电子清单工具,将流程优化一下。可以在清单里建立一个“闪念笔记”清单,把所有在纸上写的闪念笔记放到清单中。(把正文写在备注里)然后扔掉纸质的闪念笔记卡片,用现在的话说,这叫“社会面清零”。(实物面清零)
这么做其实是充分利用了电子工具的优势,迅速提高我们做事情的“心理能量”,虽然多了一个步骤,但是你能看到的闪念(临时)卡片的数量变少了,视觉上少了堆积感,空间上也减少了杂物,这种零态清爽的状态是很利于开展下一步行动的。
所以如果发现自己写的零零散散的需要整理的笔记太多了,不妨先转移一个地点,列在清单里,从另外一个角度,这些卡片也变成了待办事项,我们要做的是安排时间,转化为行动,将他们整理为永久笔记。
利用“发现记事簿”发展主题
闪念笔记实现了“社会面清零”,我们就可以有计划地将这些闪念笔记整理为永久笔记。在整理的过程中,其实我们很难定义,这些笔记属于哪些类别,这时候容易进入第三个坑:总想着为笔记分类。
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遵循“一元笔记法”的原则,按照日期进行整理就可以了。卡片只要遵循“一主题一卡片”原则,有标题,有日期,很容易整理。
如果实在不知道如何定义这些卡片的性质,比如写的这张卡片不是一条读书笔记,也不是学习资料,只是看到一条新闻的有感而发,也没有多少字,这些小卡片非常容易被我们忽略掉。
而且我们在写卡片的时候,经常会想,这个卡片以后可以用在哪里,有什么用。如果现在没想到以后怎么用,很有可能就不写了。
梅棹忠夫在谈记笔记内容的时候,提起了里昂纳多.达.芬奇。达.芬奇的笔记可以说包罗万象,他甚至会记录下来一个迎面走过的人脸上的表情神态。如果是这样的笔记,很难定义。梅棹忠夫用“发现记事簿”来定义这些笔记,这些笔记记录着我们的发现,我们的想法和我们的思考,记录你认为有意义的内容。
我们可以将这些笔记统一称为发现记事簿,当某一类的发现记事簿卡片越来越多时,我们可以再进行重新定义,发展出新的主题。比如我的发现记事簿中有很多日常记录的培训方法,课堂上遇到的突发事件。在最开始的时候,我都以发现记事簿的形式记录下来,后来这一类卡片多了,就发展出了“培训方法”、“突发事件汇总”这样的主题。
如果使用flomo这类软件,可以直接将我们整理的卡片加上“发现记事簿”标签,方便以后进一步发展主题,我自己使用“格志日记”整理这些发现记事簿,直接设计为日记模板,这样不管写多少发现记事簿,都不怕没地方放了。
行动效果
这次的整理实践还是有很深的体会,一些小的流程设计,看上去并没有太大变化,甚至有些无用,但是却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们做事情的心理能量。
比如一包120g的薯片,非要分成12g一包,然后10小包分装。这么做肯定增加了包装成本,但食用起来更保鲜。最主要的是,这里面增加了“停止机制”。当你吃完一包12g的薯片后,会发现这袋没有了,必然会收到“我已经吃完了”这种心理暗示,在去拿下一包的间隔多了一个停止机制,你再吃第二包的概率降低了很多。这其实就是通过形式来控制和改变行为。
将随手写的卡片,不进行更深一步的处理,而只是将他们电子化,看上去工作进度并没有太大进展,但是却起到了推动下一步行动的作用。所以还是很值得的。
不够像我这样积累这么多再处理,确实增加了很多压力,看来要每天整理一下,把卡片“社会面清零”这件事,落实到每一天。
写在最后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想起了前两天接了姑姑的电话,当时语气挺焦急,一问原来是在用Word写文章,结果不知道碰了哪里,显示界面变了(其实就是显示比例调不回正常值了)。还好现在有微信视频,直接让姑姑拿着手机对着电脑,远程操作了一下,问题解决了。我姑姑说,上次也出现这个问题,直接把电脑抱到卖电脑的地方去了,其实是同样的问题,人家帮忙操作了一下。今天特意打电话问了一句,原来是在编辑自己写的东西。
我姑姑从60岁的时候开始学电脑,用Word打字,用了20多年了,当时也只有这东西,我估计现在劝她把电脑换成平板,把Word换成手机便签或者直接手写也没什么说服力了,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
毕竟重点不是工具,是用工具的人的脑袋比较重要。不过从这件事情上,我却发现了工具对人行为的干扰因素,以及如何排除这种干扰。找到这种干扰,就可以在流程上更好地优化。
比如Ulysses这种写作工具就是让人把注意力关注在写字而不是排版上,他只解决写出来的问题,至于排版格式什么的,那个是后话。(语法什么的其实也是为了不干扰写作过程)
在尽可能将大脑中的想法和事情输出的这个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进行优化。我们面临的事情和信息会越来越多,这对我们是个挑战,与此同时,也需要我们对工具以及工具的使用方式做出更好的优化。
遇到问题不重要,及时发现并修正才最重要。
2022年4月28日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