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事 | 《第二大脑》:关于脑机协作、记忆与传承
读《第二大脑》这本书的时候,关于ChatGPT的讨论非常热烈,同时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未来AI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自己会不会被代替,未来的工作方式有什么不同,有哪些事情需要重新被定义。针对每个人的知识管理,建立个人知识库是否仍旧有意义,平时要如何积累,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互联网的信息如此大,AI也越来越智能,我们还要不要继续构建自己的知识库呢?《第二大脑》这本书从脑机协作和数字遗产传承方面给了我们很多独到的见解。
1、书籍介绍
书名:《第二大脑:脑机协作如何改变个人发展和家族传承》
作者:涂子沛 大数据思想家,科技作家,著有《大数据》等作品
出版时间:2023年2月
2、建立每个人的第二大脑
这本书在开篇提到了一部电影《Father》,中文版译为《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一位身患阿尔兹海默症的父亲在日常生活里的迷失、错乱和痛苦不堪,他不记得女儿、护工、也不记得自己的名字。人的记忆和大脑功能息息相关,但人的大脑是个非常复杂的物体,人会渐渐忘记,即使没有疾病,我们也会遗忘。在遗忘面前,人类非常无助。
对于大脑的遗忘,没有任何时刻比现在的我感受更深刻。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父亲刚刚离开我15天。今年6月份的一次突发疾病让他陷入了昏迷,虽然经过全力抢救醒了过来,但后来因为疾病原因和应激创伤,他的大脑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他已经没有办法认识我了。他可以和我正常交流,时而知道我是谁,时而不知道。他能说出女儿的名字,但却不知道现在和他说话的人就是她女儿。在遗忘面前,所有人都是那么无力。
不幸的背后,我又觉得我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我的父亲有记日记和写文章的习惯。他经常会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事情用微信笔记写好发到朋友圈,日记每天只有只言片语的几个字,连流水账都算不上,但是基本上每天都会记日记。最开始他会用月历来记日记,月历上的空白处就可以记,只是很简单几个字记录下今天发生的事情。在我知道他这个习惯后,我每年年底都会买新年的手帐给他,不过今年送不出去了。先是读库的《日课》系列,然后是趁早的本子。他每年都写,依然写得很短,而这些日记和文章现在成了他留给我的最宝贵的遗产,我是何等幸运,可以拥有如此宝贵的东西,爸爸将自己的第二大脑留给了我,虽然现在我还没有勇气去看,但我知道他们就在那里,等待有一天我能去翻阅。
3、第二大脑是介于你和互联网之间的东西
在《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害我们的大脑》这本书中,作者列举了当代年轻人关于使用互联网的一些观点。有一些人他们很极端地认为现在你几乎可以在搜索引擎中找到任何你想要的信息,所以现在不需要记录和记忆,知道到哪里搜,怎么搜就可以了。
这种观点虽然在某些方面有道理,但却非常极端。以前我自己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我认为并不是这样。互联网、图书馆和文献库当然可以提供给你答案,但这和你又有什么关系呢。它们并没有和自己的头脑结合起来,并不属于你。
这本书的作者主张“我们的个人发展不要依靠互联网,而要依靠第二大脑。”第二大脑是介于你和互联网之间的东西。
这个描述很合理,互联网是大家的,公用的,相同问题下提供给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一样的,但每个人经过筛选、理解加工后产生的新的知识却是不一样的。在我们的生物大脑和互联网之间,需要一个第二大脑,存储和我们自己相关的经验和知识。这是一个经过筛选、加工的综合存储中心。
我们的大脑一定有记不住事情或短暂失灵的情况,想要说什么或写什么却发现自己“脑袋空空”,什么都输出不出来。我在阅读《卡片笔记写作法》的 时候写过一张卡片《如何理解广义的“头脑空空”》,其实我们的生物大脑出现这种情况非常正常,压力、不良情绪、身体状况不佳都会让我们的大脑无法发挥出正常水平。但如果我们能有第二大脑辅助,这种情况就可以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即使生物大脑无法提取出来信息,第二大脑也可以派上用场。
作者用“脑机协作”形容了第一大脑(生物大脑)和第二大脑之间的关系。不过我更喜欢《不分心》中“融合”的概念。我们的第二大脑可以是笔记本、卡片盒、笔记工具或其他工具,他们虽然和我们身体结构不一样,但他们就是身体的一部分。
第二大脑是极其个性化的,相对于第一大脑更可靠,存储空间更大更智能,但和互联网上的信息不同,他不是属于大家,他只属于你自己。
4、第二大脑需要记录的四类信息
作者将日常记录在第二大脑的信息分为四类
- 关于各个领域的知识
- 需要完成的项目
- 日志,即个人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记录
- 备忘信息
这四类信息基本概括了第二大脑存储信息的类型。对我自己来说,我将印象笔记作为自己的第二大脑,通过建立资料库、知识库、经验库以及日记为核心的大笔记系统。 (详见:《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2.0——个人知识管理实践指南》
“各个领域的知识”需要日常不断地积累,并且不断回顾,加工形成自己的知识库。
“需要完成的项目”列出每一个项目的行动清单,参考资料。项目完成后行动复盘、归档形成个人的经验库。
“个人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记录”记录在日记中,以时间为唯一的分类方式,和其他笔记建立关联。
其他有用的备忘录信息形成自己的资料库。
第二大脑拥有这四类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记住更多我们的第一大脑记不住的事情,同时,第一大脑也无需记住太多事情,他可以最大限度被解放出来,用于思考、决策和那些真正需要人脑完成的事情。
5、第二大脑的最小单元和核心要素
人的大脑的最小结构是被称为“神经元”的物质,也称为脑细胞,人类大脑有上千亿的神经元,它们彼此联系,共同处理信息,人类大脑对事物和概念的理解,需要庞大的神经元网络彼此联系。
第二大脑的最小单元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最基本单元。本书作者以Logseq为例,将最小单元称为“块block”,这个是基于页面page为基础管理单元的前提下提出的。
在纸笔系统或笔记软件的背景下我们会称基础管理单元为Note或Memo,也就是笔记或卡片。
不同系统下,最小单元的定义可能不同,但对基本单元的操作和组织是一致的。对最小单元的操作同时构成了第二大脑的核心要素。
①标签
可以用来定义基础单元的属性,两个具备相同标签的块(笔记)拥有的共同点可以用标签来进行定义。无论使用什么工具,都可以为基本单元添加标签。这是属于对基本单元的加工,正是因为标签,才让知识单元拥有更多属性,从孤立走向连接。
图片来源:《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2.0-个人知识管理实践指南》
②链接
链接就是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之间的桥梁,链接分为单链和双链,这个关系很像以前互联网刚开始时的那个“超链接”,通过这个链接就可以跳转到相关网页,互联网这种链接是单向的。
“双链”其实是补充反向链接的相互链接,互联网的超链接是你链接别人,反向就是“别人链接你”,这种链接经常被称为“引用”,就像论文和观点被别人引用是一个道理。
链接和标签共同作用,第二大脑的每个“神经元”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拥有互相联系的神经元的网状结构。和标签不同,链接本身并不一定非要有什么相同属性,只是表明两个基本单元之间有关联,至于什么逻辑,可以无需考虑。标签可以看作更为严谨有主题的链接,而链接本身可以就是单纯的链接。
③主题反射区:神经元的组织形式
本书作者使用页page和块block进行举例,使用的工具是Logseq,主题反射区其实就是第二大脑的神经元彼此之间的组织方式,组合不同,提取方式不同,呈现的结果和用途不同。
其实我认为在这里不用过多纠结于工具,只要理解这些核心要素,即使使用纸笔工具也无妨。
我们的第二大脑可以是纸笔系统,可以是一个应用,也可以是多个应用的组合。他们共同搭建起信息库、经验库和知识库,组成我们的第二大脑。
日常的书写和记录以“第二大脑的神经元”为基础,可以是一张A4活页,一张便利贴,一个电子笔记Note或一个电子块(block),只有持续的书写和记录,第二大脑才有机会将第一大脑中那些记不住或稍纵即逝的想法保存下来,才能去对抗可能会消失的记忆。
加标签、添加链接、筛选标签和分类都是以基本操作单位进行的,基础工作依靠日常的积累,时间久了,第二大脑会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价值。
6、家族传承与数字遗产
《第二大脑》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就是关于个人数字遗产的部分。在一个人死后,可以给后代留下什么?作者认为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是自己一生经历的总结,也就是知识和精神。我们的第二大脑保存着我们的生活记录,学习过程,认识世界看待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也保存着我们的人生经验和教训。
《曾文正公集》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历史参照,这里不仅收录了我们所熟悉的曾国藩家书,也包括奏折、书信,对下属的批复,对经典的标注和读书笔记。通过他留下来的文字,你可以了解到他日常的行事风格,为人处世的态度,对经典的理解以及人物的性格、习惯、爱好。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文字,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甚至可以通过文字和他们对话。
随着数字存储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记录的,留下的不仅是孤立的数据,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的第二大脑会变得更加智能,将能更好地分析,了解我们所记录的一切,然后智能地分析出彼此之间的联系,概括其中的观点,足够多的数据将会创造出基于你的第二大脑的新的数字生命。
电影《寻梦环游记》中说到,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人能够记得你,你就没有真正的死去。人的大脑能记住的事情有限,但有文字就会有传承,你的文字(或者现在更加丰富的图像、声音、视频)会留给你的子孙后代以及你认识和你不认识的人,这些会被传承,我们现在所记录的一切都是我们和自己子孙宝贵的财富。说到这里,感觉记录变成了特别有意义的事情。记录就不会被遗忘,即使自己忘记了,第二大脑里的内容也可以传承下去,这也许就是我们拥有第二大脑、构建第二大脑的意义吧。
几个月前,堂姐给我带来了一本《了凡四训》,这本书是我爷爷最喜欢读的一本书,以至于后来我也有好几本,都是爷爷给我的,我还买了一本星云大师解读的版本。书虽然很容易找到,但姐姐给我的这本是我爷爷读过的,上面有很多爷爷写的笔记,划线和感悟。爷爷记笔记有一个习惯,就是会在笔记最后写下日期,这样我很清晰地看到了爷爷读这本书的心路历程。在1997年到2008年这十几年间,他读了很多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记录,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看到文字旁边的标注后感受到了很不一样的情绪。“原来爷爷是这样认为的呀,说得有道理。”像找到共鸣一样,好像他就在旁边和你聊天,聊这本书,聊他经历的事情,画面一下子就鲜活起来。
书的封面,爷爷自己包的书皮现在依然保存完好。在公元2023年,我看到爷爷2008年在书的封面上写下的文字,我的理解:“1938年,我第一次和这本书结缘,读过后,我找到了人生目标,虽不能及,但为之努力”。我算了一下,写下这段文字的2008年爷爷88岁,1938年的时候,18岁。
15年后,他的后代通过这本书在和他对话,解决生活中的烦恼和困惑,我相信这种对话未来依然可以进行,虽然只是一本带读书笔记的书,但爷爷过往的生活经验、人生经验通过它得到了传承,虽然这只是爷爷人生经验中非常少的一部分,但对我来说确是非常宝贵的遗产。
7、结语
未来是一个人机融合、脑机融合的时代,既然每个人的大脑还不够完美,那不妨去努力构建第二大脑。在第二大脑信息还不够多的时候,其实不用过多考虑链接、标签和分类这些,先记录就好。有基础数据才有AI赋能的条件,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至于工具,我倒是认为不必局限,还是那句话,没有完美的工具,但是可以有完美的系统,从记录第一个笔记开始,构建自己的第二大脑吧。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