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个人大数据——时间日志记录统计工具aTimeLogger2
大数据时代来临,现在大的互联网公司都在为争夺大数据而做着各种努力,探究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大数据,可以掌握未来的趋势,可以先人一步,发现新的机会,找到新的行动。
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但是数据多了,有价值的数据就变成了信息,呈现出一些规律。所以对于记录时间日志来说,记录只是第一步,记录最主要的目的是数据组合在一起,提供给我们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会指导我们下一步行动。
1.记录时间日志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记录时间
这个过程中只是单纯的记录,真实的数据才具备分析价值
第二阶段:分析时间
记录最主要的目的是分析,分析会对我们的行动起到指导意义。
当你回忆刚刚过去的一小时,发现自己并没有做什么实质的工作,这个时候这条数据就会提醒你,下面即将到来的1小时,我要全神贯注。
一天结束后,你发现今天用于核心工作的时间并不是很多,而是被很多突发时间打扰,你就需要分析这些突发时间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这对我们下一天的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同样每周、每月我们可以对时间的消耗进行统计,分析我们从事核心事项的时间是否足够,对我们关注的事情投入了多少时间,是否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家人,用于自身的成长和身体健康,基础数据对下一步行动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2.纸笔工具和手机APP使用对比
在记录阶段,纸笔工具优势非常明显,最容易上手,适合初学者。手机APP因为要使用手机,操作起来会有停顿,而且会受到很多不必要的干扰。
在记录统计阶段,手机APP的作用更加明显。因为我们只需要记录,统计的过程是自动完成的。纸笔记录,需要进行手动统计,即使使用Excel表格进行辅助,也会耗费比较长的时间。
所以,如果你已经使用纸笔工具记录了一段时间,可以尝试使用手机APP来进行记录。
说一点我个人的经验,我在最开始的记录时间日志的时候使用过手机APP,但有时候摸不到头脑,记着记着就放弃了。后来用时间轴手帐,纸笔工具粗略记录,慢慢找到了感觉,两年后我从纸笔工具转换为手机APP。
虽然现在我使用手机APP,但我仍然使用一日一页的手账本,简要的写几笔,呈现出一天内的时间消耗,这两点并不冲突。
3、时间日志APP——aTimeLogger2简介
工具是思维方式的训练,在工具的选择上,我使用aTImeloger2,如果你从来没有用过手机APP,希望尝试一下,这个是很好的选择,其实记录时间的工具很多,你可以任意选择,背后的思路都差不多。
我们前面提到过,记录时间日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时间块记录时间的方法,手机APP中,有一款APP就叫做“时间块”,可以记录你在半小时内做了什么事情。
今天提到的aTimeLogger2,是基于另外一种记录方式“事件+耗时”的记录方法,也就是《奇特的一生》中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方法。
4、aTimeLogger2的基本功能
- 通过一个基本类别记录时间
你需要建立一个类别,记录的时候点击开始,APP会和计时器的功能一样,开始计时。点击结束按钮,计时结束。这段时间会出现在当天的统计栏里。这个过程把计时的过程记录下来,你只需要点开始和结束就可以了。

上图仅供参考
- 记录三要素: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持续时间
如果你没有通过开始和结束进行计时,可以根据这三个要素进行记录。有时候我们会忘记记录,只要补上就可以了。这里有一个技巧。这三个要素,只要按顺序选择2个,第三个会自动生成,不要小瞧这个功能,在记录的时候,会省事很多。
在aTimeLogger2里,有一个“此刻”按钮,这个按钮也非常有用,在加上这个按钮,你可以把一天中任意时间段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
选择开始时间和耗时,结束时间会自动生成。
选择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选择此刻,持续时间会自动计算出来。
选择结束时间和持续时间,开始时间也会自动出现。
我上面说到的几个场景,你会在记录的过程中经常用到,这个是核心用法。

点击统计页面的“+”和计时页面的“+”是不一样的,看看区别

如果事情已经开始了,忘记点开始,就在计时页面点右上角的“+”
- 数据统计功能
aTimeLogger2分为三种数据预览方式,分别是列表、饼状图和时间轴,只要你记录了基本条目,就可以以这三种形式进行查看。饼状图根据每日、每周和每天进行统计,有数据的概况,也可以查看具体的数据。
如果你希望查看一段时间,例如一个月以上,或特定时间段的某个类目数据,也可以使用“报告”功能进行数据输出。

预览方式

饼状图统计
- 设置目标
这个功能不常用,刚开始可能用不到。但是如果你有一些目标,这个功能可以帮助你跟踪你的目标完成情况。例如前面我提到我们的朗读组长给我们制定了每个月10小时的学习任务,我的韩语学习下有三个类别,我把这三个类别都选上,然后设置每月目标不少于10小时,这个栏目就会提醒你距离目标达成还有多久。

5 aTimeLogger2的使用技巧
- 把所有预设分类都删除掉
aTimeLogger2有很多预设分类,我建议你再开始的时候,把所有预设分类都删掉。记录时间日志的最小单元往往不是这些分类,一上来就选择这件事情属于哪个分类,会给你造成很大的困扰。分类可以修改,每一个事项属于哪个分类,你可以随时调整,所以一开始千万不要纠结分类。
- 建立一个分类名为“先记录后整理”
顾名思义,先记录下来,然后再考虑这是什么类型的事项。这个方法其实很管用,他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开始记录,而不必纠结分类记录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 在备注功能流水账
尽可能在记录的时候加上备注,例如“亲子阅读”就记录读了什么书,主题活动就记录你们干了什么。吃饭还可以记录吃了什么,陪伴家人还可以啰嗦几句,这些内容不会出现在最后的统计图中,但是查看具体条目的时候,会帮助我们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刚开始的时候会觉得没有用,但是时间久了,这就是活生生的日记了。
- 关于“未记录时间”
在饼图统计中,有一个“未记录时间”这个分类,刚开始记录的时候,不建议打开这个选项。如果你一天记录6小时,以柳比歇夫记录的标准,很棒了。但是如果你打开这个选项,你会发现饼图中最大的一部分就是这一块,其他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这对我们的统计没有太多意义,你可以适当查看,看自己可以记录的空间有多少就足够了。
不需要24小时全记录,关注什么记录什么,只关注我们做了什么,而不是没做什么,这样可以让我们大大的减轻挫败感,持续的将这件事情做下去。记录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有些时候记录的数据其实没有太多指导意义,记录不记录都可以。真的没有必要把整个时间轴填满。
- 查询与统计分析
你可以选择查询某一个类别,查询与这个类别有关的所有条目。例如我希望查询一下最近几个月“亲子阅读”做的如何,就可以查询“亲子阅读”关键词,就可以得到所有的条目。

查询类目
在aTimeLogger2里,我们可以选择“报告”功能输出数据,一般来说,系统会自动预览以周和月为单位的数据统计,如果你希望统计某个区间内某一类或某积累事情的数据,就可以选择报告输出功能。

输出报告

报告统计结果
- 不同的记录准则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记录时间和记账其实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会计记账有会计准则,会计准则会规定某一类别的时间计入哪个类目。不同的记录方法,得出来的结论会大有不同,而这些结果会影响投资者的判断。同样,我们记录时间日志也是一样的。
比如你在做家务的时候选择听书,运动的时候选择听外语课文,那做家务这个你是放在“做家务”这个类目下还是“听书”这个类目下,你需要定义清楚。你希望计算一下每天有多少时间用于家务,那么就可以放在家务这一栏,如果你觉得听书对我来说收获很大,边听书边做家务,家务也没那么困难了,那么就忽略做家务,选择放入到”听书”这一栏(可以同时在备注里进行标注),这两种不同的记录方法,最后得出的结论肯定会不同,理解也会不同。
6.结语
本文以aTimeLogger2为例,介绍了用APP记录时间日志的一些方法以及我曾经踩过的坑,类似的APP很多,基本上是建立在“时间块”和“事件+耗时”这两种时间日志记录方式基础上的,区别不同的是使用细节、外观和一些细节的体验,所以尽可能选择你熟悉的工具,让时间日志APP帮助我们记录和分析时间,指导我们的行动。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