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就是愿意为你花时间——用时间日志建立情感账户
前两天看了一篇小小说,叫《时间存折》,这个小说出现在初中语文阅读题中,虽是无心插柳,但感触颇多。这里提到的时间存折,和我们所说的时间日志的理念非常一致。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叫史力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不久,一个人住在一个社区,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有些无聊。有一次,他发现社区有一个“时间储蓄所”,原来是社区有一些孤寡老人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需要更多的照顾。社区发起了义工活动,申请参加义工活动,可以获得一个时间存折,这个存折会把你投入义工活动的时间记录下来,未来如果你需要帮助,也可以获取相应的帮助。
社区工作人员给他推荐了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是一位学者,老伴过世,需要有一位懂行的年轻人,帮助他整理资料,陪老人聊聊天。他和老人见面后,才发现老人有很高的学识,同时也对自己学习的方向有好的指导,他很喜欢和老人聊天,老人得知他的志愿后,也十分愿意帮助他。
不过有一次回家,他发现自己的时间存折不见了,但是因为和老人聊天非常愉快,又能得到很多指导,他把每次的陪伴都当做很好的学习机会,也就没再在意存折的事情。三年过去了,他把自己的论文整理发表,老先生在这期间给了他很多的指导,还给他做了推荐,这位叫史力的年轻人也在学术和经验上得到飞速的进步。
和老人谈话间,老人拿出了一个存折,他说这是有一次史力落在这里的。发现自己的时间存折不见了,并没有找而且还继续来这里做义工,他觉得这个年轻人非常好学,也是真心陪伴他,他替这个年轻人把每一次的服务都记了下来。
1.陪伴是最有价值的礼物
上面那个故事里的时间存折,其实就是在记录陪伴的时间。有时候,我们很容易关注事情,而忽视了情感的交流与陪伴,而陪伴确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陪伴父母,陪伴家人,伴侣,孩子,同事,朋友。
现代人物质越来越丰富,以前收到礼物的那种惊喜变得越来越不明显了,情感和体验越来越重要。手里的钱,比起获得一件物品,获得精神上的体验更重要。亲子专家建议,如果你答应给孩子回报,尽可能不给实物礼品,取而代之的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去体验一件从没有做过的事情,或者从没有去过的地方。
陪伴,需要时间。把陪伴的时间记录下来,我们才能知道我们是不是真的在用心的陪伴生命中重要的人。否则,也可能只是我们的幻觉。
2.在时间日志中建立情感账户
我在时间日志里建立了几类情感账户,分别是父母、公婆、其他家人、伴侣、孩子,我爱你,至少愿意花时间陪伴你,连时间都抽不出,怎么能说我爱你呢。
每个月我都会总结一下,自己用在家人身上的时间,你生活的重心在谁身上,一目了然。
就拿陪伴孩子这件事情吧,现在都在讲究高质量的陪伴,不需要全天候陪在孩子身边,但是至少要有专门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做他们喜欢做,愿意和你一起做的事情。
我家福福属于那种需求比较高的孩子,恨不得你时刻呆在她身边,陪我玩,陪我画画,给我讲故事,跟我一起搭乐高等等。不过虽然看上去她要时刻陪伴,但是通过仔细观察,有些事情她也完全可以自己做,比如我发现我在做饭的时候,她可以自己安静的画画,玩超轻黏土,玩乐高,有时候也会自己一边在地上滚一边唱歌或自言自语。对学习、阅读、做游戏有很多的需求,要人陪。
后来我就有意识的建立仪式感,明确一件事情开始和结束,比如讲故事,学习,做游戏等,而一件事情完成后,我就让她自己玩,也给自己一些缓冲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就把这些需要特别关注的事件单独记录下来,记录时间久了,就可以看到,在这件事情上的陪伴时间。
我在亲子上建立了类似:亲子阅读、亲子游戏、亲子主题活动这样的分类,记录每天用在这样特殊事件上的时间。
这种记录方法,可以分析出陪伴的质量。关注点从“我在陪你”,转化成“我在陪你做什么”,这种记录,帮助我更好的分析出,我是不是在做有效的陪伴,还是心不在焉的混时间。
3.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现在有很多Vlog博主,通过视频记录自己的日常。一个Vlog视频博主说,记录这些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给自己看,等自己老了,还能看到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
生活如此丰富多彩,美好的时刻不仅可以用时间日志记录,也可以借助一切新技术,我想这也就是朋友圈视频、抖音等平台流行的原因了吧。
我在今年1月开始,把亲子阅读作为单独的记录项拿出来进行记录,这样记录了三个多月,忽然发现,只有这些时间日志似乎有点可惜了。讲故事中发生的互动,孩子提到的问题,我回答的方法,记录下来会更好吧。后来偶尔听了凯叔讲故事里的亲子共读,忽然就想到了音频记录的方法。以前我曾经用荔枝FM朗读韩语和英语,这也是记录我学习语言的过程,在荔枝FM录制的过程中,我还发现很多人使用这种方式,记录孩子的朗读,很受启发。
实现方法也很简单,讲故事的时候直接点击录制,把手机放在旁边,然后顺其自然的讲故事就好了,后来我发现福福非常喜欢拿着那个话筒,有时候幼儿园学习了新的儿歌,我也会让她拿着话筒,把学习的儿歌朗读出来,也通过这样的方式记录成长过程。
我的FM分了几个栏目
1、给3/4岁的福福讲故事:里面有我给福福讲故事的内容,从3岁跨越到4岁,以后每年建立一个文件夹
2、福福自己的朗读:她学过的儿歌,古诗什么的,朗读出来,做一个记录。
3、我自己的韩语/英语朗读:自己在2017年的时候通过这种方式朗读过,后来因为朗读组的要求,就转到微信群了,微信群没办法很好的保存信息,而电台可以把这个过程很好的记录下来,未来我自己的朗读仍然会继续吧。
我的荔枝FM账号:bebeshen,欢迎关注交流。
0 Comments